如果大家都喜欢安晓玲文集精排阅读内容,勿必支持 |
![]() |
|
油滴小说网 > 诗歌散文 > 安晓玲文集 作者:安晓玲 | 书号:5538 时间:2014/8/11 字数:1776 |
上一章 虚玄弄故要不上术学在:)4(外号梦楼红 下一章 ( → ) | |
周汝昌先生为《蒙府本》的影印版写了一万余字的序言[1],中心內容是要证明:在清代势力強大、⾜以左右皇室及政局的戚里豪门——佟氏家族[1],其后人立松轩与曹雪芹有密切关系;在《戚序本》中的“戚蓼生序”就是立松轩所写;“立松轩本”就是“佟批本”;他所写的批语称“佟批” 在这洋洋万言中,虽然罗列了许多资料,可惜没有一条是有针对 ![]() ![]() “《蒙府本》的两个特点:第一,它是朱丝阑精楷抄写的,这种专用纸中 ![]() ![]() 如此立论实在有糊弄读者之嫌。因为: 1)首先说明什么是“朱丝阑”?百度百科的“乌丝拦”写道: “乌丝拦”亦作“乌丝阑”指上下以乌丝织成栏,其间用朱墨界行的绢素。后亦指有墨线格子的笺纸。 乌丝阑(即乌丝栏)⾚丝或丝黑事先在缣帛(帛书)上织出界栏,如同今⽇稿纸,专门供书写之用,后人称之为“朱丝栏”(朱丝阑)、“乌丝栏(乌丝阑)” 这就是说:古代采用⾚丝或丝黑事先在缣帛(帛书)上织出格子,以供书写。后人将纸张上印出的朱⾊或黑⾊的格子者,沿途古代的名称,可以分别称之为“朱丝阑”和“乌丝阑”;注意:这里没有提到底本是什么材料。古代是缣帛,东汉以后都使用纸张。至于是什么“帛”和“纸”与“朱丝阑”无关。即:既可以是昂贵的仿金粟山蔵经纸、⻩蜡签纸、罗纹纸、⻩蜡签纸、特种树⽪制作的⽪纸等,也可以是竹纸和普通的⽩纸。“朱丝阑”不过是指:印有“红线格子” ![]() 周先生把印了“红线直格”的《蒙府本》称之为“朱丝阑纸”则更是概念不清,也是老先生喜 ![]() 仔细追究起来,《蒙府本》前80回中书页不仅木刻印刷了红⾊的版框界格,而且版心的书名也是刻印成红⾊,因此与古代的“朱丝阑”的概念相差甚远;它们已经不属于“朱丝阑”因为没有像《蒙府本》这种格式。周先生借用“朱丝阑”这个古代词汇来称呼木刻印刷的《蒙府本》已经不太恰当;他居然把《蒙府本》当成真的“朱丝阑”在“万言书”中竟提出“朱丝阑专用纸”是不是呓语?印刷“红⾊格子”需要专用纸吗?普通⽩纸就不能印? 今本《丙子本》(庚)的第68回的第1671~1674等四页就是曹雪芹最初出售的《石头记》的商品本书页,版框界格是红⾊双线、中间带红⾊直线格;版心印刷成红⾊《石头记》。所有曹家出售的《红楼梦》真本:《丙子本》(庚)系列、《甲辰本》和《程乙本》都是在木刻印刷了这种规格的线装本上书写的。伪本《蒙府本》、《戚序本》、《郑蔵本》等也是抄写在带红⾊直行格的线装本上,难道它们都是“官本”? 可见,具有所谓的“朱丝阑”或者“红⾊直格”是《石头记》和《红楼梦》出售商品的普遍特征,只有庙市个体户书摊老板抄写的《石头记》才使用⽩纸线装本;可见,不是像周先生所总结的,是《蒙府本》独有的特点,更不是“都为曹雪芹著书的特殊情状提供了重要的标志和线索,也正是此本地价值和意义不同一般的证据。” 至于《蒙府本》第二个特点:“封面为⻩缎装裱,为其它本所未曾有”这种说法不是事实。现存的“40回”《戚序本》手抄本就是“⻩缎装裱”这只能够说明手抄商品本有精装和简装两种。“⻩缎装裱”只代表它是“精装”卖给富有者, ![]() 相关文献(检索互联网) [1]周汝昌:影印《蒙古王府本石头记》序言,1986年,《蒙府本》首页 [2]乌丝栏:百度百科 wwW.udIxs.cOm |
上一章 安晓玲文集 下一章 ( → ) |
《安晓玲文集》是一本精排小说,作者安晓玲为网友提供安晓玲文集无错章节甄选精排阅读,如果大家都喜欢安晓玲文集精排阅读内容,勿必支持,油滴小说网是众多精排小说阅读者喜欢的小说阅读网 |